万宝年院士走进成都两所中学开展 “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活动
6月18日,“科学与中国”项目“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成都行走进成都二中和十二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宝年分别为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第十二中学)和成都市第二中学,为几百名初高中学生作《让聚变点亮未来》科普报告。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承办,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和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协办。
万宝年院士以能源危机为切入点,引申到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聚变能、等离子体和可控核聚变能这一世纪性难题,进而为学生讲授了可控聚变的核心科学问题和托卡马克装置原理、“人造太阳”EAST装置磁约束核聚变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原理以及中国核能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终极清洁能源的战略意义。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就托卡马克装置内壁材料、欧姆加热线圈工作方式、反射涂料是否可以用于装置等内容纷纷向院士提问,这些涉及核聚变工程核心的思考,彰显了成都科学教育的深厚底蕴。川大附中(全国英才计划基地校)与成都二中(教育部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的科创特色,为活动奠定高水平交流基础。
本次活动通过院士与青少年面对面的对话,成功点燃学子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生动践行“让科学亲近公众,让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厚植科学土壤。